7月11日,財政部代理地方政府發行今年首批地方債券,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據了解,此次發行的債券共計504億元,占今年2000億元發行總額的四分之一,涉及云南、陜西、山東青島等11個省、市。
除了發行地方債券外,今年以來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融資渠道不斷拓寬。今年,我國要完成新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任務,所需年度投資大概在1.3萬億元至1.4萬億元左右,除了5000多億元資金將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通過各種渠道籌集外,剩余的8000多億元都將通過社會機構的投入和保障對象所在的企業來籌集。由于今年中央財政用于保障性住房的補助資金僅1030億元,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缺口不小。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各項政策的不斷完善,保險資金、社保基金、民間投資、信托資金、債券等多渠道資金的進入,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的缺乏將得到有力緩解。
為解決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資金困難,許多地方政府采取了各種新措施。例如,今年以來,江蘇銀行業積極創新,加快投放廉租房、公租房和棚戶區改造開發貸款,多渠道支持保障房資金需求,目前其全國首個社保基金保障房建設信托計劃30億元已全部投放完畢。又如,北京市出臺了公租房建設的稅收優惠政策,并表示將組建“保障性住房投融資公司”,通過發放基金、債券等金融產品,吸收社會資金,并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廣州則將試點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融資平臺,積極探索運用保險資金、信托資金等拓寬保障房融資渠道,土地凈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比例從10%提高到13%。
此外,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也紛紛創新融資手段,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國家開發銀行于2005年開始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至2010年底,累計發放保障性住房建設貸款1455億元,貸款余額為878億元。過去五年中,國開行的支持范圍涉及30個省區市,為689萬中低收入群眾解決了住房問題,2011年國開行還將新增1000億元保障性住房貸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支持力度。
各商業銀行同樣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發展加大了支持力度。2011年年初,在銀監會召開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信貸支持新聞通氣會上,工、農、中、交、建五大國有商業銀行都表示要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加大對保障性住房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建行表示將加強與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合作,支持保障性住房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的有效發展,并加大金融服務創新的力度,積極探索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投資基金等多種融資模式,多渠道拓寬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融資渠道。
其他金融機構也在積極參與到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進程中來。近期,有太平洋保險、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在內的7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聯合參與投資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債權計劃,募集資金后將資金借貸給北京市土地儲備中心,用于當地保障性住房建造前的拆遷、管線鋪設和道路建設等。據初步估算,目前以基礎設施債權投資方式運作,參與投資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保險資金規模達到了300億元至500億元。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還能夠在抑制房價、讓中低收入群體住有所居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房地產市場調控對經濟增長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保障房建設不僅能改善中低收入群體的居住條件,增加中低端住宅的供應,同時也能緩解對高端住宅調控的壓力。筆者相信,只要用好、管好保障房建設的資金,將資金用到實處,就能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來源: 來源: 經濟日報)